增长极(增长极模式)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增长极(增长极模式)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增长极(增长极模式)以及增长极(增长极模式)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区域经济学教程》

(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

孙久文 叶裕民 编著

资料整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

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

(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

(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

顶点上。(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包括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传播等。

第三部分: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投资环境、区域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

4、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其一是收益递增。其二是不完全竞争模型。其三是运输成本。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一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1.德国几何学2.社会物理学3.积累因果关系4.当地外部经济 5.地租和土地利用

(二)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

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可概括如下:(1)提高区域内现有资源的利用水平;(2)更有效地在区内各种用途间分配资源;(3)实现区域内最佳增长;(4)在区域间有效地再分配生产要素,以使总收入与总增长最大化;(5)区域间增长率的均等化;(6)区域间收入的均等化;(7)为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缩小区域差异;(8)减少区内拥挤而造成的外部成本,形成最佳空间结构。

(三)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管理

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其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其一是。旨理学的方法,其二是法律的方法,其三是行政的方法。

2.人口管理

区域管理的基本目标是服务于人,人口管理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个区域发展的题目。人口和劳动力迁移也是近年来区域发展的重要题目。

3.环境管理

区域环境管理正在成为区域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主要是对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而这种观点侧重于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表达区域管理的内容。

5、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正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潜心研究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正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

展: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四)区域经济政策

(五)区域开发

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

一、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2.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二、简答题

1. 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2. 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

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这类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如重工、化工等),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业,从而使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属于该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因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因而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和国家有日本、瑞士等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等较发达的省(直辖市)

4.资源缺乏型 (属于这类发展模式的国家有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

属于这一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缺乏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同时还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3、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这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的特点。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因为它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我强化(2)选择职业(3)积极劳动。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人力资源的形式,开发、使用都具有时间方面的限制。由此,就需要考虑动态条件下人力资源形成、开发、分配、使用的相对平衡性。

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人类的智力具有继承性,这使得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力随着时间推移,得以积累、延续、增强。智力资源的持续展,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这种可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别个体的不断替换更新和“劳动力耗费一劳动力生产一劳动力再次耗费一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得以实现。

6.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人力资源、人口、劳动力,从一般意义上说,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又都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它的所有权,主要应当归社会,而不是归于某一个社会经济单位。

4、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1.新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

2.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3.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1.人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

2.人力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具备的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当中进行智力型人力资源开发的条件是:

(1)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从事信息工作的人超过总就业人数的50%;

(2)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约占50%以上;

(3)信息工业充分发展,建立起先进的通讯网络系统;

(4)社会生活信息化;

(5)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和主要推动力。

(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5、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一)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1.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

2.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

3.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增长极(增长极模式)插图

(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1.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2.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3.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6、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

资源趋向负荷极限

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7、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战略的特点

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2.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

8、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

一、名词解释

1.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2.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是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具有更大实用价值的应用理论。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1)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

(2)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

2、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2、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3、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均衡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

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1.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2.连锁效应(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三)新增长理论。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2.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4、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 增长极模式。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2.发展轴模式。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

3.网络型模式。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

5、为防止资源性衰退的过早到来,应当注意:

(1)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

(2)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4)由于环境恶化而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2.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3.配第·克拉克定律:该定律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4.库茨涅兹法则: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5.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提出的。他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该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系数呈下降趋势。(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6.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7.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

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8.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9.主导产业:是指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

10. 恩格尔系数: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支出在消费品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发展包括的含义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3、我国在未来时期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

1. 重化工业仍有一个大发展,原材料工业市场广阔,深加工工业、耐用消费品产业

和装备产业都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 城市化水平将迅速提高,日用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

3. 一批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又为高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4. 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是巨大的,其回报是长期而又丰厚的;

5.中国的地区差异将继续支撑巨大的市场规模使中国的高速增长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

4、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

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6、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7、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为此,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第一,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第二,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第三,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8、主导产业的发展

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

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

准备。

9、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

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

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同一产业内的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也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个地区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

(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10、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

第一,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

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

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

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1. 区位因素:是指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

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2. 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

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

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

3.投资硬环境:是指与投资活动直接相关的物质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和区位环境(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

4.投资软环境:是指是有形的要素外的一切投资环境要素,如社会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政局是否稳定、法律、民族特点、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社会治安、政府部门的行政办事效率、优惠政策等等。

5.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劳动为主要形式,以知识人才为生命载体。

6.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量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

7.功能聚集: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

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8.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9.新产业区:是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

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二、简答题

1.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

1、成本最低2、市场份额最大3、聚集效益

2、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一)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自然环境

(1)对农业布局的影响。(2)对工业布局的影响。(3)对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影响。

2.自然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人口和劳动力2.资金3.市场4.运输

(三)科技因素对产生区位选择的影响

(1)投资软环境。(2)智力资源。

3. 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

2利益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局利润的最大化,体现了利益驱动型布局。

3宏观调控机制。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

4市场调控机制 。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

4.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燃料、动力指向。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铜等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

2.原料地指向: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

3.消费地指向: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

4.劳动力指向。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通运输枢纽。

6.无固定指向。主要是那些布局指向不很明显的部门。其特点是各个地区基本上都具备发展条件,原料、燃料与制成品的运费大体相当,布局在任何一个地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基本相似的部门。

7.高科技指向。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5、地域合理规模

首先,工业生产的联合化意味着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多种经营。

其次,工业生产的联合化,使企业本身具备多种门类工业的综合性质,从而出现较多的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区。

再次,由于工业的联合化,缩短了企业间的运输距离,节约了运费。

最后,由于联合化企业可以更好地实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可能逐步摆脱对天然资源的依赖性,从长远来看,即使在天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也可能建立起原料基地,发展新的工业部门。

6、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1)资源要素。包括各类原材料、能源的供给,资金的供给和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一个地区各类资源本身有一个限度,一定条件下能够从区外取得的资源也有一个限度。

(2)基础设施要素。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热及其他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所能容纳的企业和人口数量是一定的。

(3)管理要素。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的管理水平是一定的。每一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管理半径,即最大的管理规模。

7、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逐利润是其天生的本性,一个企业之所以布局就要看它是否在这里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

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产业结构包括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功能结构,还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

(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从这方面评价产业布局的效益,主要指对地区发展所作的贡献,产业布局在特定地区。

8、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三类:

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由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在一定地域内组成的技术—工业综合体。包括:

(1)科技园。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形成的科技园,科研是开发的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处于从属的地位。

(2)技术城。以技术开发为支柱,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为辅助,形成科研—生产的综合体。

(3)高新技术产品加工区。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基地。

2.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是新产业区的一种普遍的形式。其内容是不限定区内的企业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而是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体,形成产业的聚集。包括:

(1)工业园区。以工业开发为宗旨,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的企业集群形式。

(2)出口加工区。以来料加工、面向国际市场的工业园区,往往具有免税的功能,与内部相互隔离。

(3)专业性产业聚集区。以生产某一类或几类产品为主的、没有固定区域界限的新产业区,是生产成本很低、竞争力很强的现代工业品生产基地。

3.现代农业园区

现代农业园区是新产业区的一种扩展形式,主要是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培育区域的农业主导产业,形成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较一般农业区的技术、资金密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9、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1)要求靠近市场。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

(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有5种:

(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自发形成的开发区,如硅谷;

(2)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由政府规划和创建的开发区,如深圳工业园区;

(3)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组建的开发区,如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苏州工业园区;

(4)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中心建立的研究开发型企业模式,如筑波;

(5)以传播、经营和销售高新技术产品为特色的开发区,如中关村。

第六章 区域贸易

一、名词解释

1.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2.要素禀赋理论: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

3.棘轮效应: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消费着易于随收入提高而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之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来难”。

4.出口剩余理论:即一个区域在参加贸易之前,就有剩余产品,如果能够通过贸易将这些产品销售出去,该区域就会因此而获得利益。

5.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规模经济包括 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1)企业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2)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当某一地区整个产业的规模扩大时,特别是相关产业的

聚集,可以促使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

6.雁行形态说:该学说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二、简答题

1、区域贸易的特点

第一,可以引进本区域缺乏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和产品,扩大区域生产和消费领域,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在开放的环境中,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成为本区域扩大的市场和新的投资 来源,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竞争和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古典区域贸易理论

一、地区差异引起贸易 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二、比较利益决定的贸易 其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三、生产要要素禀赋论决定的区域贸易格局 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要素密集度是指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3、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及其决定的区域贸易模式

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同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提高国产化水平,为国内大规模生产作准备;

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这时该产业的技术已经完全标准化,产品质量提高,价格下降,产业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

4、地区贸易冲突及生成机制

第一,市场条件下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

第二,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利益的代表,往往通过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多地受政府行为的控制。

第三,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倒置。

5、美国处理州际贸易关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

第一,州际协调。即在发生矛盾或需要合作的各州之间首先进行自我协调,这种协调通常是通过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双边和多边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的。

第二,法制管理。在美国处理州际关系具有宪法保障和司法制约。

第三,市场机制。如果说南北战争为美国统一市场提供了政治环境,那么完善的市场机制则保证了美国全国性市场能够真正发挥效用。

6、中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优化地区贸易格局的基本思路

第一,完善行政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第二,制定“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法”及“区际关系法”,严格限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及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时加强司法,严格执行,使地区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时有法可依。

第三,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培育全国统一市场。

第四,培育一批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第七章 区域经济合作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2.国家创新系统:是指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研究开发、引进、运用、扩散各种新技术的公

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组成的网络,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具体的国家制度。

3.区域创新:是指一个地区研究、开发、运用和扩散新技术和新知识,并以此促进地区

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

4.生产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通常表现为合作企业各

自承担总项目中部分产品或部分工序的生产,最后共同完成全部项目。

5.加工贸易合作:是指合作各方在原材料来源、加工生产及商品销售全过程进行合作。

主要形式有来样(图纸)生产、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6.资金合作:是指合作双方以资金的筹措与投放为核心内容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7.直接投资:是指投资方将资金以资本或实物的形式直接投放于受资区域的特定项目,

并始终参与或控制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最终获取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

8.劳务合作:是通过劳动力的区及流动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

9.纯粹的劳务贸易:是指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输出较低技术的劳动力,通过为对方提供

各种形式的劳动服务获取报酬。

10.信息咨询业:是指咨询机构接受政府、企业或个人委托,利用专业人才帮助客户分析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11.技术贸易:是指以贸易的方式使技术在地区之间转让的过程。

12.技术转让:是指无偿的技术转让。指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

13.技术援助:是指技术较先进的地区或企业对技术落后地区或企业进行无偿的技术输出。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区域经济合作作如下的类型划分:

(1)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

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2)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

(3)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等。

(4)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2.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

(二)新要素学说

新要素学说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学说、研究与开发学说和创新理论(包括企业创新、

国家创新和区域创新)。

(三)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

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阐明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

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相互依赖,主要缘于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军事力量的制衡。

第二,经济技术的发展,经济技术的不均衡格局使各国都必须依赖于其他国家的经济技术力量完成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第三,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产生了一系列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社会

生活的重大问题。

3.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一、工业贸易合作

工业贸易合作又叫工贸合作,它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两个方面。

(一)生产合作

生产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通常表现为合作企业各自承担总项目中部分产品或部分工序的生产,最后共同完成全部项目。

(二)加工贸易合作

加工贸易合作是指合作各方在原材料来源、加工生产及商品销售全过程进行合作。主要形式有来样(图纸)生产、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二、资金合作

资金合作是指合作双方以资金的筹措与投放为核心内容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一)直接投资合作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方将资金以资本或实物的形式直接投放于受资区域的特定项目,并始终参与或控制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最终获取经济利益的经济行为。根据投资者参与项目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独资、合资经营两种类型。

(二)间接投资合作

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主要有信贷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三、劳务合作

(一)纯粹的劳务贸易

纯粹的劳务贸易是指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输出较低技术的劳动力,通过为对方提供各种形式的劳动服务获取报酬。

(二)信息咨询业务

咨询是指征求意见。信息咨询业则是指咨询机构接受政府、企业或个人委托,利用专业人才帮助客户分析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三)旅游业

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在其他地方从事除了能够获取报酬的职业以外的任何活动,包括参观、咨询、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等等。

四、科学技术合作

(一)科技研发合作

科技研发合作是指地区之间联合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

(二)技术贸易

技术是指人们根据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在经济发展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能够运用于生产过程之中的知识、经验以及各种工艺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三)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

技术转让是指无偿的技术转让。指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

技术援助是指技术较先进的地区或企业对技术落后地区或企业进行无偿的技术输出。

第八章 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问答题

1、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2、城市的测度

根据测度城市考虑指标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确定的标准分为如下几类。

1.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

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

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

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

3、城市化的测度

1.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2.城市化速度 平均城市化速度=(p1-p0)/n

式中:p1为报告期的城市化水平;p0为基期的城市化水平;n为间隔年数。

3.城市成长力系数

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5、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条件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条件二: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条件三: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条件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6、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1、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

(1)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当这种需求量达到和超过第三产业发展的门槛要求时,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力,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2)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随着企业的集聚而集聚在城镇。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非农产业的效率高于农业,因而城镇居民收入要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

(3)完善城市耐用消费品使用条件,是城市化拉动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路径。

2、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城镇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并进一步扩张非生活必需品消费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也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根据中国的国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政府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调控并给予资金支持起着重要的作用。投资于基础设施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

7、城市化规律

(一)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城市化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规律被中外发展史所证明。

(二)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第九章 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一、名词解释

1.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2.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

增加而减少。

3. 双中心型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的体系。

二、简答题

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提出的,他认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这种职能叫中心地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地。中心地理论研究的是在一个匀质平原内,如何布局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以有效地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流通。提出了中心地三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2、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了如下补充:

(1)在现实生活中,严格的K=3、K=4和K=7的市场区网络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市场区和中心地的分布模式是不规则的和多样的。

(2)交通线对市场区的范围和分布影响很大,在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必然会集中更多的工业、商业和人口,形成富裕区,而在两条交通线之间交通不便的地方则很少有企业和人口集聚,则为贫穷区。

(3)在富裕区的中心地和市场区范围内,一般拥有更高级的经济活动和更为稠密的交通网络,而贫穷区则较少。

(4)由于交通方便,可以延长商品销售的经济距离,因此市场区会在交通干线上向两边延伸,形成矩形,而不再是标准的六边形。

3、艾萨德对中心地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1)在绝大部分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布是非均匀的,中心地附近人口密度会比较高,随着中心城市向外围延伸,人口密度逐渐下降。

(2)人口密度的不同将对中心地模式中市场区的大小发生重大影响。

(3)在人口密度高的中心城市附近,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量大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较小的市场区面积就能够满足企业的较高销售量的需求。

(4)因此,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市场区范围通常比较小。

4、城镇体系具有下列特征: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2)整体性。由于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联系,决定了各个城镇之问必然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联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

5、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类型

(一)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

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二)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之为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

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三个部分组成:

(1)区域交通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及城市交通等;

(2)公用事业系统,包括能源、供排水、管道煤气、电信、环境保护等;

(3)公共工程,包括防洪工程、灌溉工程、防护林工程等。

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则主要是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科学研究等等。

二、简答题

1、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3.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价格,二是维修和保养状况。

4.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2、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几乎被用于每一个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国际上通常用社会对基础设施需求的满足程度来衡量该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总量,还与基础设施结构密切相关。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在经济低速增长或衰退期,企业或个人投资减少,政府可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修,增加公共支出,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特别是依靠劳动密集型方式发展基础设施,是实现保持高就业的经济增长的有效政策工具。

4. 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于基础设施涉及农田水利、交通、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因此要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3、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地带差异仍然比较明显,沿海地区铁路的线路长度、路网密度及货流密度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第二,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十年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区域。

第三,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宜一味追求线路长度和路网密度,而应该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建设相结合,强化经济增长极的枢纽作用,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第十一章 区域空间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2.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

3.外围区: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

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4.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5.经济区划: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二、简答题

1、经济区的特点

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1)经济区的区内一致性和区外差异性。

任何经济区的存在都必然在客观上具备区内一致性 。

(2)当经济区的层次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合理发展通常受到政府的重视,并通过经济区划和制定区域规划来规范经济区的发展。

2、经济区划原则和依据必须要考虑的原则

(1)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

(2)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

发展相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

(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

(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各同级经济区地域范围

的总和覆盖上一级经济区的国土总和,全国性的综合经济区应覆盖全部国土。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2.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亦即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它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区域

经济发展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谋划。

3.部门(产业)发展战略: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确定的区域产业结构和主要发展的部门,对区域经济的重点部门或重点产业所确定的发展战略。

4.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其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5.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

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6.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

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7.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8.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9.区域经济规划:简称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10.区域分析法:是借助对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内在联系的全面系统的认识,从区域角度出发编制规划方案的重要方法。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一)区域性

任何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状况和文化、生活习惯等的

差别,往往发展的重点、方向有很大的差异,而是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

(二)预见性

1.狭义的预见性 一般是指制定远景目标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狭义的预见性的特点是:时间越短,预测误差越小;时间越长,预测误差越大。

2.广义的预见性 包括的含义: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向,进而预见未来本区域经济发展大的走势,都属于预见性的范畴。

(三)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四)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摸清解决问题的路径。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

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1.下游产业进口替代。 由下游产业开始的进口替代,也就是说,从面向市场的消费品入手,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

2.上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主要指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如钢铁、化工、机械等

(三)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四)工业赶超战略

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一个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先进国家,就必须大规模发展工业,以工业的快速增长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增长,实现国家社会的跃进。

(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这包括:增加生产,扩大生产性就业,增加对农业部门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建立相应的制度,消灭贫困,使整个国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一)总目标

1.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目标

2.以社会公平为主的目标

(二)具体目标

(1)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人均量,国民生产总值总量、人均值的增长速度。

(2)工农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的总量、人均量,工农业总产量、人均量的

增长速度。

(3)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总量、人均量,财政收入总量、人均量的增长速度。

(4)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5)人口。人口总量和人口增长速度。

(三)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

1.分阶段目标

2.分区域目标

3.分产业目标

3、区域资源、条件评价

(一)绝对量评价

绝对量评价,也包括对各类资源条件的质量评价。

(二)平均量评价

1.资源密度反映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丰饶程度,称为资源密度。它可以反映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所拥有的生产能力或资源数量。

2.人均资源拥有量反映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情况称为人均资源拥有量,它可以反映地区按人口平均的生产和资源情况,也能够反映出生产水平、生活水平和资源开发程度。

(三)需求量评价

根据各类资源的数量,与现行的需求进行对比,可以反映资源供应情况和资源丰、歉程度。

对于丰富的资源,可以作为区际交流的资本,对于缺乏的资源,可以通过区外的输入来获取。

(四)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一般采取位次评价法,即评价一个地区某类资源在全国或大的区域内所处的地位。

1.资源综合优势度的评价

2.人力资源规模的评价

3.综合国力的评价

4、重点产业的选择

1.应当有很高的区位商

2.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4.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何从众多的地区产业部门当中,选择出具有上述特点的产业部门呢?

第一,根据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根据地区的市场情况来进行选择。

第三,通过产业扩张来进行选择。

5、区域规划的特点

1.区域规划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它的制度,应该是在对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之后;它的制定同时可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可供作为依据的各类资料和实施的方案。

2.区域规划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它的制定应当能够反映某地区的资源特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特点。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是不同的,制定出来的区域规划也不应是相同的。另外,不同级别的区域,不同面积的区域,也应当具有不同的特点。

3.区域规划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区域发展涉及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诸多要素,每一要素的变动,都可能对区域规划产生较大影响。在多因素作用基础上制定的区域规划当然应当有综合性。

6、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1.发挥优势原则

2.兼顾全局原则

3.效益原则

7、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城市发展规划

指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小城镇和郊县组成的地区规划。

2.工业区域规划

指由工业聚集形成的各类专业化的工业区,规划工业发展方向和布局,工业建设与农业相协调,对外交通布局和居民区布局等。

3.资源开发区区域规划

资源开发区应包括水、土、森林、矿产等多种资源的开发区域,

4.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

指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比较集中地区的发展规划。

5.农业区开发规划

指以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为主的地区的开发规划

6.综合性区域规划

综合性区域规划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直接配套的规划,是详细的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方案。

8、制定规划的阶段

1.准备阶段

2.调查研究阶段

3.分析预测阶段

4.目标设计阶段

5.内容设计制定阶段

6.方案制定阶段

9、制定规划的方法

1.综合平衡法

2.区域分析法

3.定量分析法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政策:是由政府针对区域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它的着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它的必要性是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不足,它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产业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3.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调节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的构成及其关联性政策,涉及结构协调和结构进化两个问题。

4.产业组织政策:是指调控一个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结构的政策,解决规模经济与竞争资产的矛盾。

5.产业布局政策:是指调节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政策。

6.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放的前提下,各地区实现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状态和过程。

7.区域创新政策:是指国家经济政策、国家科技政策和地区产业政策的结合,是一个整合的概念。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分配公平化三种,即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使国民经济增长最快,资源的空间配置最优,区域间收入、福利、增长等方面的差别缩小。

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2.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平等性

3.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3、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

(1)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

由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地区援助等手段组成。

(2)基础设施投资手段。

由公共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改善和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地区分配等组成。

(3)政府行政手段。

由政府工业建设许可分配、政府项目、政府采购和军事订货分配、就业补助、

技术援助等组成。

(4)区域开发手段。

由区域与城市开发规划、贫困地区开发基金、国土整治规划、研究与开发经费分配等组成。

4、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一)调节资源配置

1.调节区域资源结合的形式

2.调节区域资源配置的数量比例

(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1.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2.资本的区际流动

3.技术的区际流动

(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受区域市场规模、区域要素供给的双重制约。生产要素随着经济

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流动。

(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各地区应把对本地的对外经济合作纳入政府的工作安排,制定出一个长期的对外交流的区域经济政策。

(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5、区域经济政策的适用地区

(一)重点发展区域

1.中心城市地区2.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问题”区域

1.落后地区2.萧条地区3.膨胀地区

6、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

一、区域财政金融政策

(一)区域财政政策

1.区域财政政策的目标

(1)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目标。(2)区际公平目标。(3)区域发展的稳定性目标。

2.区域财政政策的实施手段

(1)地区税收杠杆。(2)财政分配。

(二)区域货币政策

(三)区域转移支付政策 施行转移支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缩小地区差距方面的转移支付2.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的转移支付

3.扶贫方面的转移支付

二、区域产业与投资政策

(一)产业政策1.产业结构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 3.产业布局政策

(二)投资政策1.投资环境建设 2.投资产业选择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一)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二)区域合作政策

四、区域创新政策

(一)区域创新政策的作用领域

1.基础研究领域 2.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3.主导产业领域

(二)区域创新政策的主要手段

1.政府资助的地区研究与开发项目2.政府采购创新产品3.政府直接投资

7、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地位

1.地方政府拥有资源的所有权。

2.地方政府拥有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

3.地方政府是地区经济运行的主体之一。

4.地方政府同时也是地区经济调控的主体。

8、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一)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1.制定经济增长的目标

2.为实现目标而采用的手段

(1)通过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

(2)通过政府财政手段的使用,协调地区内的区域、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3)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引导地区企业的发展方向,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目的。

(4)通过对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各种经济手段的使用,平等地区关系,促进区内落后地区的发展。

(二)开发自然资源

(三)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四)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1.行政手段调节的特点

(1)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具有直接性。

(2)行政手段的调节,具有相对规范性。

(3)行政手段的调节,具有有序性。

(五)做好扶贫工作

第一,正确使用扶贫资金。

第二,资助贫困地区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

第三,正确分配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和生活性支出,以此来促进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

第四,有计划地组织移民。

第十四章 区域投资环境和地区形象塑造

一、名词解释

1.投资环境: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2.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政局的稳定性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和

外资政策等。

3.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二、简答题

1、区域投资环境研究的内容

(一)经济环境 是投资环境中最根本的组成要素。

1.地区经济发展总水平 2.经济增长3.产业结构4技术条件 5.市场环境 6.基础设施

(二)政治法律环境

1.政治环境 2.政府的产业政策与外资政策 3.法律制度与行政制度

(三)社会文化环境

2、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

(一)投资环境因素分析法(因素打分法)

(二)投资环境的系统评价法

3、地区形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域性 2.继承性 3.动态性

4、地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1)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1)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意识的需要。

(2)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3)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知名度的需要。

6、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和内涵

(一)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可以归纳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地区投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地区在国家的地位的一种表现。

(二)地区形象塑造内涵:

1.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的扩大和延伸

3.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外关系的集中反映

4.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反映

7、地区形象塑造的功能

1.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有效地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扩大地区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

2.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增强地区的内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3.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8、地区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

1.以地区发展战略为基础的原则

2.地域性特点与现代化风格相结合的原则

3.区内外公众最大认同原则

4.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9、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定位

1.区域功能定位 2.区域形象定位

(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设计

(三)地区意识的确立

(四)区域信息标志的确立

以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空间开发理论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的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所创造,布代维尔等经济学家将增长极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延伸与完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常以不同强度率先出现在增长极点上(通常有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增长极点上主要是一些主导产业或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利用自身影响力吸引更多企业聚集,从而产生经济增长中心,以此引领有关产业和区域经济总体增长。

不平衡性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本质,不同的地区或行业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平衡的,所以主张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或产业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发展潜力比较大、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强的领先部门或产业,这些产业或部门常集聚在某些地区,形成了可以带动临近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通过这些增长极从而引领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增长极理论强调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体现在由于增长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吸引邻近区域的各种生产要素向极点靠拢。极化效应快速扩展了极点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因为极点吸引了邻近区域生产要素的聚集,所以导致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在区域经济开始发展时,极化效应占主要地位,随着增长极点影响力的扩大,极点实力和规模不断扩大,此时极化效应影响降低,而扩散效应的影响逐步增大。

扩散效应体现在各种生产要素从增长极向邻近腹地扩展,开始促进邻近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所以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时期,极化效应占主要地位,当区域经济增长到一定规模之后,极化效应的作用降低,扩散效应的作用提高,各种资源要素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周围地区发散,并对整个地区发展产生作用。

增长极理论不仅在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增长中得到应用,而且对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增长极的产生基于几个条件:首先是该地区需具备良好区位优势。增长极的产生必须吸引各种要素资源在某一区域聚集,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科技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等)是经济增长的必需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展开,同时其本身就是要素聚集优势比较强的地区,能吸引更多的要素聚集在一起生成良好循环,进而不断推动该区域经济增长;

其次,增长极地区的企业和企业家需具备良好创新能力。企业家才能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关键的人力资源,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会比其他企业发展速度更快,进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磁场极”,吸引各种要素资源集聚,并推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逐渐成为增长极;最后,增长极地区行业要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由于某一区域先天的优势吸引了某个产业或生产部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并相互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回报率,形成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推动了该地区经济增长。

2.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是基于增长极理论发展起来的。“点”即增长极,这里指中心城市(镇)、各级居民点和聚集点等,是各种生产要素聚集的区域;“轴”即交通干线(交通线、通讯线等等),指各区域之间的各种交通线路。点轴开发理论的含义是,在特定区域范围中,大部分生产要素在“点”上集聚,以交通线为“轴”,逐步在若干增长极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从区域经济历史进程来看,经济中心常先聚集在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地带,也就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接着在各发展轴上确定中心城镇以着重发展,同时凝聚力较强的轴线也能吸引产业和人口向轴线邻近区域集聚。当集聚到一定程度后,轴线的基础设施将继续影响“点”上的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在我国,点轴开发理论最早是由陆大道提出的。

点轴开发理论吸收了相关经济学家的理论思想,其思想内核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由点及轴的空间运行规律。虽然点轴开发理论是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基础延伸而来的,但与增长极开发不同,它是一种地带开发,在侧重作为增长极的“点”的作用同时,还注重“轴”上的各种交通线路,因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增长极开发。

点轴开发模式可通过以点带线以及以线带面的方式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使得整个区域构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系统。

3.网络开发理论

网络开发理论由经济学家魏后凯提出并详细阐述。该理论主要指的是,当区域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时,地区会产生各种增长极和发展轴,可凭借建立的点轴等级体系,在一个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形成各种要素资源贯通的网络系统,贯穿连结各个地区,一步步完成地区内的经济一体化。

区域开发是一个动态递进过程,所以要很好地配合“点”和“轴”。区域经济的形成或聚集总是先从“点”(指区域内部的增长极)起始,然后顺着“轴线”(指在结点间起连结效用的线型通道)进行扩展,随后增长极和增长轴极化和扩散作用的影响范围不断增大,在更广大范围内生成各种要素资源流动的网络空间,以此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一般而言,处于不同经济增长时期的不同区域选择的开发方式是不同的。落后区域一般采取增长极发展方式,发展中区域一般采用点轴开发的发展方式,而网络开发模式一般在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增长极开发和点轴开发阶段过后才采用。

网络开发理论是区域经济相对发达条件下的产物,有利于缩短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而另外两种理论在发展初期会增大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网络开发以均衡发散为特征,区域内构建出几条发展轴,每条轴上分布着多个“点”,点轴结合并扩散向外推移发展,一方面可以大幅度调整区域空间结构,同时向外转移部分原有过于拥挤的产业,使区域经济逐渐趋向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可吸引一些新兴产业,加快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转换。但是,网络开发理论只适用于发达地区,因为网络开发模式需要在经济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且具有某些设施后才能采用,比如说需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城市化达到较高水平、基础设施完备、拥有高素质的人才等。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递进,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递进,三个理论是逐层延伸扩展的关系。当某一地区的网络开发模式作用到一定程度之后,地区内就会形成新的增长极,从而产生新的扩散效应,如此循环往复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向平衡发展。

综上所述,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以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为主要渠道机制,先通过以点带线,接着通过以线带面,再通过以面再带点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成都和重庆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较完善,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先进的教育资源,同时文化旅游等产业十分发达,拥有较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属于成渝经济圈的两个发展极,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加快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转换,使区域经济逐渐向均衡发展,实现区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zhuoseo.com/news/23330.html